(資料圖)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蔣正爭)8月7日,據道縣教育局消息,全國第五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公布,共有102所學校被評為第五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湖南省有3所學校上榜,其中道縣壽雁鎮第一小學喜獲殊榮。
道縣壽雁鎮第一小學的前身為道縣壽雁鎮中心小學,始建于1940年,2019年更名為道縣壽雁鎮第一小學,現有教學班31個,教師89人,學生1363人,是一所學生樂學、教師樂教、文明和諧的溫馨校園。一直以來,學校圍繞“壽的內涵”和“雁的精神”這一主題,一手抓校園“硬環境”建設,一手抓精神文化“軟環境”建設,把校園特色文化融入墻、梁、亭、石和學生活動課程中,使學校環境文化和精神文化齊頭并進,努力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一是優化育人環境,狠抓養成教育。創設“九八、五四、二四、五八”養成教育陣地,即“九八”指教學樓九十八根木雕梁柱,“五四”指圓夢廣場的五十四塊《弟子規》石碑文,“二四”“五八”指學生公寓前《二十四孝》《五倫》《八德》石浮雕,校園墻壁和大理石盆景鐫刻的中外名人關于習慣養成的金玉良言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養成教育校本教材,時刻提醒師生規范一言一行,教育師生凝聚共識,形成共同愿景和工作目標。
二是豐富活動載體,促進全面發展。常態化開展講紅色故事、國旗下的“四項課程”、誦讀《弟子規》、紅色文化進校園、校園藝術節等活動,同時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自由選擇圖書室、實驗室、自習室、活動室、音體美器材等學習和活動資源,自主參與足球、籃球、書法、繪畫、科技、舞蹈等社團活動,充分吸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三是立足校本研修,加強師德建設。每周一下午第三節課確定為學校教師校本研修活動時間,各年級組推選優秀教師上道德講堂講我的教育故事,從自身和身邊的事例講起,以自己的認識、體會,暢談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表達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情,讓教師們受到啟發和教育,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
四是注重勞動體驗,提升育人實效。學校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學生生活現實,將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和勞動能力貫穿于課程實施全過程,建立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基地,從每天打掃衛生做起,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意義,自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學生勤于動手、積極樂觀、珍惜生活的思想情感。
五是師生結對幫扶,不讓一人掉隊。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和“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對家庭困難等重點學生實行“一對一”的幫扶,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資助,確保無一人因家庭困難失學、輟學。
近幾年來,道縣壽雁鎮第一小學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湖南省新時代創新型學校”“永州市校園文化樣板校”“永州市綠色美麗校園”“永州市安全文明校園”“道縣教學質量先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我們有十足的信心為振興鄉村教育,為鄉村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堅持‘五育并舉’,用心用力用情做教育,打造鄉村溫馨校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家鄉人滿意的教育。”道縣壽雁鎮第一小學校長魏明福如是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