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五指毛桃砍4至5厘米的段,用清水泡15分鐘后,滴干水分備用;紅棗、枸杞用清水清洗干凈備用……”
“這是昭平縣2022年研發的一種餐飲模式,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優質食材鮮、香、滑、嫩的口感,同時增加了油茶的鮮香,讓油茶更好喝、肉更好吃……”
6月16日,由廣西賀州昭平縣總工會、昭平縣美食辦、昭平文竹鎮政府主辦的2023年昭平縣“送培創工程”鄉村烹飪技能培訓班在文竹鎮文竹村大塘屯舉辦。培訓班邀請自治區勞動模范潘發興等優秀勞動者代表,為在場學員詳細講授了《五指毛桃燉鷓鴣湯制作方法》《昭平特色油茶宴制作方法》等課程。
此次培訓以有意愿在餐飲行業就業創業的文竹鎮農民工、農民工家庭富余勞動力為培訓對象,采取現場教學、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幫助學員快速掌握烹飪技能,切實增強了他們在餐飲行業就業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培訓現場,老師們教學一絲不茍,學員們學得津津有味,老師與學員不時交流,教與學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隨著課時的推進,鷓鴣湯的濃白鮮美、油茶的繞梁香味、油茶粑粑的酥糯咸香,吸引了很多村民前來圍觀,大家都想嘗嘗學員們親手做的美味佳肴。
“授課老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講解演示,又詳細又直觀,操作性實用性都很強。培訓后我們還得到了愛心企業贈送的炊具,這樣我們更有信心辦好自己的農家樂了。這場‘接地氣’的培訓,真真正正辦到了我們的心坎里!”學員們紛紛表示,要把學習成果轉換到實際運用之中,轉化為自己的“一技之長”,爭取早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增收,做到掙錢顧家“兩不誤”。
昭平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培訓旨在充分發揮勞模和先進人物在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以及工會在培訓和促進就業創業方面的職能作用,整合部門和社會多方資源,以“工會技能培訓促就業行動”為主要載體,依托當地的茶葉、鷓鴣等特色產業,培育茶葉美食產業,培養一批農村烹飪能手,拓展群眾就業渠道,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工人報記者 蒙翠云)
來源:中工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