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3年,智慧芽面向全球科技企業開展“企業知識產權創新調研”,邀請蔚來全球知識產權負責人劉肖琛參與深度訪談,分享蔚來在知識產權領域已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產品研發等方面的管理理念,探討專利質量的評判標準、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高效協同等話題。
包括蔚來在內的15家全球知識產權實踐優秀企業的訪談記錄,完整收錄于智慧芽《2023全球企業知識產權創新調研報告》中,已于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正式發布。
蔚來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于2014 年11月成立。蔚來致力于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經過八年多的發展,蔚來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企業之一,并于2018年9月12日在美國紐交所(“NYSE”)上市;2022年3月10日,蔚來正式在中國香港交易所掛牌交易;2022年5月20日,蔚來正式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交易。
(相關資料圖)
蔚來專注于核心技術的正向研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包括電池、電驅動系統、智能系統、智能底盤域控制器、換電技術等在內的獨立研發體系。蔚來在上海、合肥、北京、南京、深圳、杭州、圣何塞、慕尼黑、牛津、柏林、布達佩斯以及新加坡等地設立了研發與生產機構,并在中國、挪威、德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國家建立銷售和服務體系,覆蓋全球超300 個城市的用戶。到2025 年,蔚來計劃為全球超過25 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服務。
累計專利申請總量6600余件;累計發明申請總量3200余件;累計授權發明總量近1000余件;專利廣泛布局于中國、美國、歐洲(包括基于《歐洲專利公約》的歐洲專利,以及德國、英國、瑞士等國家的國家專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Q=智慧芽
A=蔚來全球知識產權負責人劉肖琛
以下是訪談實錄
Q: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蔚來已構建起怎樣的知識產權優勢,現階段有哪些重點工作?
A: 我們更愿意把公司定位在一家仍在快速發展的“創業公司”。汽車自發明以來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本身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行業,成立僅不到9年的蔚來面對著跨國老牌車企、中國傳統車企以及新勢力車企的多重競爭環境。大家普遍稱我們為造車“新勢力”,我非常認同新的意義,我們一直強調自身還是一家創業公司。其次, 我們也認為智能電動汽車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它是一個既要速度又考驗耐力的市場,我們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剛進入淘汰賽而已,還是初期階段。
對于蔚來來說,我們自誕生之際就有著國際化的基因, 公司成立初期,我們就已經將全球設計中心設立于德國慕尼黑,并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設立在美國圣何塞。我們的目標市場從來都是全球市場。
對于知識產權工作而言,蔚來堅信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并愿意成為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遵循者、實踐者和貢獻者。在品牌出海的進程中,蔚來依序推進技術出海、產品出海與模式出海。其中,提前開展海外專利布局便是公司技術出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海外專利布局規劃上,蔚來注重布局獨創類技術、行業聚焦技術等多種為產品帶來核心競爭力的自研技術和獨具蔚來設計語言的造型設計,以確保產品本身最終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蔚來也是造車“新勢力”中最早開始布局海外專利,并擁有最多海外專利的企業。
在保持前置性全球化專利布局的同時,我們也在同步開展品牌出海的各類知識產權風險排查,確保出海歷程中的平穩流暢。
Q:蔚來在產品研發和項目管理諸多方面都擁有行業領先的管理理念和平臺工具,在知識產權方面有哪些獨特方式?
A: 蔚來有一套適合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也適合自身情況的VAU管理模式,先設定極具挑戰性的Vision,然后通過可以落地的Action來實現,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再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去升級迭代,也就是Upgrade。
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兩個內核,一個是遠見:明確前進的方向,做正確的事,做非同尋常的事,實現激動人心的目標,同時要聚焦戰略重點和核心,把有限的時間和資源用在最關鍵的事情上。另一個是行動:行動要快,小步快跑,不斷迭代,通過設置具有挑戰性的、可衡量的行動來達成目標。
對于知識產權工作亦是如此。蔚來的知識產權規劃和工作會緊跟業務和研發的戰略,不僅有3 至5年的長期戰略,也會通過每個季度VAU 的更新和對齊,確保知識產權部門的工作與公司戰略緊密聯動。同時,也需要應對業務、產品以及市場的變化去做相應的調整,保持應對變化的敏捷性,在變化過程中調整節奏,進而與公司整體的工作推進保持高度同頻。可以說,VAU是蔚來獨特的自我思考的一個工具。
Q:專利質量經常被行業討論,蔚來是如何看待專利質量這個問題的?
A: 專利質量是業內經常被討論的話題。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看待專利質量千萬不能“刻舟求劍”,只對齊申請數量,授權量,發明占比或者核心專利是否被其他公司引用這類指標項。更重要的是回歸到業務本身,思考專利布局有沒有全面而完整地覆蓋公司產品和技術,形成恢恢天網。
其次,思考專利布局有沒有對產品和技術的亮點和賣點進行重點提煉和有效外延。對于部分重要且特別的創新點,除了運用專利,還需要結合著作權、商標等手段來進行綜合的布局。我認為這可能更考驗一個知識產權團隊的體系化能力。申請一兩個專利、甚至割裂地申請一兩百個專利都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工作,但我們會更加關注這些專利技術之間的聯系與脈絡。在蔚來,我們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梳理核心創新點,去分析這個創新點的二代、三代的技術迭代路徑、可替換的備選技術、競爭對手的關聯技術,再去設計整體布局的思路,同時會謹慎地運用專利公開策略。
所以,知識產權是否為公司核心產品和技術構建了高質量的“護城河”,才是討論專利質量的根本。
Q:在蔚來,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和布局如何高效協同,一起為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助力?
A: 不管是研發團隊還是IP團隊,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商業邏輯。在蔚來,NPDP(蔚來產品開發流程)理念和流程被用來提升產品研發的持續創新能力和體系化效率。這樣的產品項目開發流程包括產品概念、產品定義、產品驗證、產品量產等多個關鍵節點,而每個關鍵節點中都會有專利團隊的小伙伴參與評審,來確認重要技術方案和產品迭代中的風險和機會。
蔚來設有IPBP的崗位角色,即IP Business Partner,不過我們認為:IPBP不僅僅是Business Partner,更應該成為Part of Business;IPBP的工作應該化被動為主動, 深度融入業務,引導研發團隊思考和發掘自研技術中的差異點和價值點。
在這里分享一個用戶能感知的技術挖掘與布局案例:蔚來選擇的是換電模式,這就要求我們的電池既要穩固, 又要能安全快速方便地拆卸數千次。
我們的研發團隊找到了很好的技術方案,用特殊的電池鎖止機構能實現電池包的插銷落到鎖扣的圓周位置即能進行固定,且能承受3000 次拆卸和安裝。在深度的參與和協同后,專利團隊從2017年著手設計第一代換電站開始,我們就與研發團隊一起布局了電池鎖止機構相關專利組合,同時覆蓋核心技術及周邊技術和部件,并且隨著技術的迭代不斷完善海內外專利布局與商標布局。
目前,這項技術是蔚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代表性關鍵技術之一,在這項技術的研發流程中,如何在每個技術突破的節點上“嵌入”專利工作,如何既超越用戶的期待, 又提高核心技術的市場競爭力,是專利團隊與研發團隊碰撞思想與通力協作的成果。
Q:蔚來自誕生以來就非常強調全球化,在知識產權的全球化工作中,蔚來如何看待車企出海這股浪潮?
A: 截至目前,蔚來已向全球多個國家超過30萬用戶提供行業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同時,在全球已累計建成換電站1369座、充電站2495座,接入第三方充電樁超106萬根,累計為用戶提供了超2000 萬次換電服務。
但我們強調,一輛車的出海不僅是一輛車,也不是一家車企,其實是一整個產業的出海。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后是一個產業全球化的邏輯。
與傳統車企不同,蔚來利用互聯網思維運營企業,除了自研核心技術外,大部分基礎部件來自于合作伙伴。但由于合作伙伴專利布局能力不均,蔚來也在積極賦能知識產權工作較為薄弱的合作伙伴,幫助他們攻克知識產權保護難關,幫助排查侵權風險,提高部分合作伙伴出海的體系化能力。
我們相信,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發展浪潮對于中國汽車行業是歷史性的機遇。中國汽車產業整體都需要具備和提升“出海”的能力,這也給國內車企和產業鏈的知產團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更多訪談案例詳見報告
智慧芽《2023全球企業知識產權創新調研報告》面向全球科技企業開展年度調研,傾聽800+IP決策者和研發決策者的聲音;深鉆細研知識產權賦能研發創新的全鏈路,揭示兩者之間的價值閉環;深度訪談榮耀、蔚來、SAS賽仕軟件等10余家全球領先企業,以標桿案例啟示知識產權工作踐行之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