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甘肅漳縣種植的貓尾草進入黃金收割期,漳縣輝豐草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聯合收割機和人工收割作業方式,搶抓時機收割、晾曬。
漳縣種植的貓尾草收割現場(央廣網發 漆虎強 攝)
“合作社種植貓尾草2000多畝,能收割鮮草3000多噸,每噸鮮草價格在1300元左右,如果加工成干草每噸價格達1.6萬元左右,收入達300萬元以上?!闭目h輝豐草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曉勇說。
據了解,貓尾草喜溫涼濕潤氣候,適宜在年平均氣溫5℃至7℃、降雨量不低于600毫米、海拔2300米至2600米的地區種植。其植株高大,葉量豐富,產草量高而穩定,可青飼青貯調制干草,營養價值高,對延長高產奶牛的使用年限、賽馬的耐力有獨特的作用,也是各類食草寵物的首選飼料。
近年來,漳縣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不斷加強對貓尾草種植的技術培訓,配備儲草棚、割草機、播種機等設施設備,為發展牧草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該縣已在東泉、貴清山、石川等鄉鎮引進種植貓尾草4500多畝,實現年產值1500萬元以上。同時,采取“合作社+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900戶群眾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漳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負責人呂廷材介紹,近年來,優質貓尾草市場供不應求,市場價格也居高不下,漳縣大力支持飼草產業發展,積極鼓勵合作社、種植大戶種植貓尾草,牧草產業成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引擎”。
標簽: